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市场 > 资本市场

A股公司三季度业绩持续披露 近半数业绩预喜 多个板块预喜率改善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0-23

【字号:

分享:

继A股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显著改善后,三季报能否为全年业绩带来修复作用受到市场关注。目前,A股三季报披露序幕拉开,业绩快报、业绩预告也进入加速披露期。从目前已披露的1300余家公司业绩预告情况看,预喜率达47%,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预喜率均较今年中报有所改善。分析人士预计,随着各行业加快推进复工复产,上市公司业绩逐步好转,不少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有望超预期。

业绩预喜率接近50%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以及业绩预告还在陆续披露。根据中泰证券统计,截至10月17日,A股共1352家公司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整体披露率达到33%;分板块看,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科创板的披露率分别为27%、54%、25%、34%。

从预披露情况看,业绩预喜率接近半数。从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类型来看,共有638家公司业绩同比正增(预增、略增、扭亏、续盈),预喜率达47%,其中,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预喜率均较今年中报有所改善,尤其是创业板的预喜率达到77%,同比、环比呈现大幅改善。

分行业板块看,农林牧渔、电气设备、非银金融、食品饮料、电子等板块景气度较高,而休闲服务、交通运输、纺织服装、房地产、采掘和商业贸易等业绩承压较大。环比来看,三季度业绩改善明显的板块为中游制造板块和消费板块。而休闲服务、交通运输、纺织服装、房地产、采掘等行业盈利增速为负。对此,中泰证券分析师认为,这反映出在疫情防控下,居民需求仍较疲软,消费能力受到抑制,制造业、工业及服务类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盈利恢复缓慢。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认为,进一步归因分析,从预告业绩预增、略增和预减、略减的企业业绩变动原因中可以发现,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和复工复产的推进,主营业务恢复并实现营收稳步增长的企业占比最大。同时,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较大,主要的影响来自资本市场投资收益、各类资产(如房产和设备)的出售以及政府给予的补贴和政策优惠。

经济基本面是重要支撑

除了三季度业绩预告,上市公司也在陆续发布正式的三季度报告。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截至10月21日晚间,共有25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今年三季报。其中,有162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沪深两市今年首份三季报于10月9日晚间“出炉”——健友股份今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稳步提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69%。10月15日晚间,科创板今年首份三季报“出炉”——晶晨股份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显示,今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329.47万元,但在三季度净利润由亏转盈。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就企业外部环境而言,相比前两个季度,三季度没有受到疫情明显影响,因此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恢复较快。前三个季度,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呈现“步步高”:第一个季度业绩处在低迷状况,大部分上市公司受到疫情影响;二季度比一季度业绩缓慢提升;从三季度的情况看,与2019年同期相比,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做到了持平,而且有不错的恢复增长,但是由于被一、二季度拉平,导致最终前三季度总体业绩处在相对低位。

事实上,上市公司业绩能够在三季度继续转暖,经济基本面是重要支撑因素之一。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增强,就业民生得到较好保障,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具体来看,初步核算,按可比价格计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三季度,各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二季度均有所提高,其中,工业、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6%、8.1%、7.9%、6.3%和18.8%,均高于GDP增速,合计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4%,比二季度提高12.8个百分点。

需警惕业绩炒作风险

在三季报窗口期,业绩还是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表现的“试金石”。国金证券分析师认为,高景气板块中个股业绩超预期仍属于大概率事件,市场围绕业绩进行配置的趋势或将继续。在行业相对基本面的拐点出现之前,A股市场估值分化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预计,三季度A股盈利将会延续中报修复的态势。参考工业企业盈利指标,7月和8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当月同比增速已经快速攀升至接近20%,由于工业企业和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成分股具备有一定的重合度,且二者利润增速历史值几乎保持相似的变动趋势,因此在工业企业利润等高频指标的指引下,预计三季度非金融A股盈利将会保持上行趋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财报披露期往往也是市场对业绩股炒作的高峰期。随着更多公司陆续发布三季报的业绩预告及正式报告,预计市场对三季报预增概念股的炒作也将进入高峰。市场人士提醒,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业绩的增长对于股价向好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两者之间并非呈现完全的正相关。比如部分预告呈现高增长的公司,其早在7月和8月就已经披露了业绩预告,股价也已经出现过一定幅度的上涨,存在被透支的可能。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