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市场 > 小贷担保

小微贷款增量扩面与信贷风险防控如何平衡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04

【字号:

分享:

6月末的北京,天气闷热,刚刚去中关村拜访完客户的银行信贷经理刘波(化名)显得有些沮丧。

“我们给一家小型科技企业所报的抵押贷款利率是年化3.75%,信用贷是4.25%,但企业负责人说前几天另外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也来拜访过,给出的抵押贷款利率是3.65%,所以婉拒了我们。”刘波一边说着,一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刘波用了当下一个热词来形容目前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上的竞争——“内卷”。

近期,一系列金融纾困政策渐次落地。5月底,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加快建立长效机制,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6月9日,银保监会召开小微金融工作专题(电视电话)会议,明确2022年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确保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量扩面。国有大型银行要确保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

对于银行来说,“高效对接有效信贷需求”“对小微企业应贷尽贷”的号角已经吹响。然而,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小微企业由于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等原因面临诸多困难,加之其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信贷违约风险依然值得关注。

那么,银行如何走好小微贷款增量扩面与信贷风险防控之间的“平衡木”?小微金融的风控难题又应如何破解?带着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调研。

供需不匹配问题凸显

“今年我个人的小微贷款目标是新增1.7亿元,目前时至年中,基本上完成了一半。”刘波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37岁的刘波在某国有大型银行从事基层信贷经理工作已有十几年。他坦言,受前段时间北京疫情防控形势趋紧影响,今年的放贷压力比往年更大。

今年以来,全国疫情多点散发,小微企业经营面临订单减少、销售渠道收窄、租金及人工成本压力增加等问题,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被削弱,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尽管二季度企业信贷需求有所回暖,但总体来看客户仍然比较谨慎。有的企业有迫切用款需求,但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不敢贷,而有的企业信心不足,不敢扩大产能。”刘波直言,对于银行而言,虽然全力加大小微贷款投放,但优质且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并不多。

“遇到优质小微客户时,还会遇到其他银行来‘抢生意’,客户往往会‘货比三家’后做出决定。”刘波说。

记者发现,多位银行信贷经理都有类似感受。

“目前我们是能贷尽贷,贷款利率也是一路走低,但利率的下调对企业的吸引力似乎有限。”某股份制银行北京亚运村支行行长陆伟(化名)表示,贷款政策和贷款利率较之前都有较大优惠,比如提高抵押率、放松抵押物条件等,但效果并不明显。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目前有效信贷投放不足主要是受市场需求端的影响。在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下,很多小微企业以生存为第一要务,对于扩张相对保守和谨慎,这导致了银行面临可投放资金较多与有效客户较少的矛盾。

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导致的局部“内卷”,已经直观体现在贷款价格上。

“目前我们行可以为优质小微企业客户申请到最低3.55%的年化利率,这一利率在今年初是3.8%左右。”北京地区某城商行客户经理表示,往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信贷额度紧张的情况,但今年一次没有出现过,资金供给一直很充裕。

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2年3月份,国内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5%,较去年12月份回落0.11个百分点,同比降低0.45个百分点,再度创下有统计数据以来新低。

5月12日,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引导贷款市场利率在比较低的水平上进一步下降,来降低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激发融资需求。

招商银行新任行长王良6月29日在该行股东大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由于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各家银行为了加大信贷投放,都采取了“降价保量”的策略,进一步加剧了利率下行的态势。

精准获客 提高首贷比重

那么,在需求弱、获客难、风控难等多重挑战下,银行如何持续发力信贷增量供给,确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实现?

“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很大,但长期以来因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深层次矛盾存在;关键是要利用技术手段精准地找到客户,利用数据模型和精准化运营等工具控制风险、降低成本。”微众银行企业金融总经理公立表示。

在陆伟看来,寻找“适格”的小微企业客户是银行普遍面临的一大挑战。要解决短期问题,银行需进一步下沉市场,继续挖掘存量客户中有信贷需求的企业;从长期来看,则需要在培育客户上下功夫,扶持初创小微企业,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精准获客是银行下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的首要任务。”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银行首先要解决小微获客问题,通过线下线上场景布局,建立一个中小微企业批量获客的新获客渠道。

“一方面,银行可以建立自己的线上服务渠道,并向外推广;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求和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在互联网的活跃群体中,寻找潜在的客户,拓展首贷户。”曾刚建议。

事实上,今年以来,各家银行都在着力提升首贷户比重,有效拓展金融供给覆盖面。

在北京市西三环南路1号,坐落着全国首家“首贷服务中心”——北京市首贷服务中心,2020年4月由北京银保监局、北京市政务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联合设立。

《金融时报》记者在这里采访时看到,当企业负责人前来咨询时,首先,中心的前台工作人员会向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入驻的可选银行,以及每家银行提供的融资产品;之后,企业负责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企业类型、成立年限、担保方式、贷款期限、贷款金额等特征,从“产品菜单”中筛选出符合自己情况的银行贷款产品,再进一步与该银行的工作人员沟通。

工行北京分行是第一批入驻首贷服务中心的金融机构。为了让小微企业不再“首贷无门”,而是可以在“货比三家”后获得精准金融服务支持,工行北京分行持续优化产品和人力资源配置,派驻专业服务团队,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人员现场值班,保障普惠金融服务不间断。

“从首贷服务中心成立至今,已累计登记贷款审核通过金额近400亿元,稳居入驻银行机构首位。”工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采访中多位银行业人士表示,近期随着各项政策的相继落地,银行在小微企业纾困方面的举措也在加码,比如创新信贷服务模式、持续优化线上审批通道、延期还本付息、减费让利等。

由点及面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5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总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0.6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3577.25万户,同比增加781.24万户。

展望下半年,业内专家称,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银行要发挥各自优势,聚焦信贷增量供给再发力,层层抓实小微企业信贷计划执行,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帮扶力度。

“银行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一是加大营销力度,增加对首贷户的支持;二是研发创新产品,尤其是信用类贷款产品,发展供应链金融,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信用贷款支持;三是在开发新客户的同时,对于存量客户,根据客户的合理需求,做好展期或者续贷工作。”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建议。

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在疫情的冲击下,小微企业的违约风险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仍然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外部激励约束作用发挥不充分,从而出现“惧贷”“惜贷”等问题。

对于银行来说,如何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保障小微贷款业务本身的可持续性,让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不打折扣,将是接下来的一大考验。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当前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在客观上加大了银行不良资产上行压力,这就要求银行切实承担服务小微的社会责任,把小微信贷从过去的‘锦上添花’变为‘雪中送炭’。当前尤其是要避免因企业经营困难而出现抽贷、断贷现象,并根据企业需要,切实做好贷款展期等工作。”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制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的核心问题是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疫情之下,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机制是破局关键。部分企业经营者呼吁,希望切实考虑当前疫情影响,针对性加强银企对接,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抵质押融资的配套机制,促进中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

“小微企业涉及的行业门类众多,有着不同的经营特点及融资需求。银行要根据不同小微企业所处行业的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设计更加差异化的、精准的融资支持方式。”李佩珈认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具有高成长、高风险、轻资产等特点,可通过延长贷款期限、投资和贷款协同等方式,解决企业发展和融资难题。对于寻求“走出去”的企业,可借鉴通过“跨境撮合”等方式,帮助“走出去”中小企业实现融信、融资、融智的同步发展。对于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周期性特征明显的小微企业,要根据客户订单、销售回笼等变化情况,灵活确定流动资金贷款具体期限。

金融机构基层组织和一线员工是小微金融服务的关键一环,强化正向激励和评估考核是疫情影响下加大信贷投放的“特效药”。

对此,《通知》强调,要优化提升贷款精细化定价水平、改进完善差异化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幅度,调整优化经济资本占用计量系数,加大对小微业务的倾斜支持力度。这些对金融机构优化考核激励具有明确的靶向意义。

“考核机制建设、尽职免责制度是落实小微企业贷款发放的‘最后一米’。要加强尽职免责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信贷容错机制。例如,把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与明知行为区分开来;细化尽职免责标准,细分、量化业务环节的尽职标准,尤其是把不同层级客户经理的岗位责任落细落实,切实打消基层人员顾虑。”李佩珈建议。

《金融时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在优化考核机制和尽职免责制度方面加大了推进力度。

光大银行提出,提高免责和减责比例,如无明显证据表明失职的均认定为尽职,应予以免责。加强尽职免责全流程管理,设立内部问责申诉通道,建立尽职免责电子台账,定期组织尽职免责专项培训,加强政策宣讲和政策普及。

厦门国际银行将定价优惠、强化激励考核、尽职免责、不良容忍、流程效率提升等发展机制贯穿于普惠小微金融服务的各个环节,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负担;强化总分行前中后台的普惠激励考核,统一思想,实现总分行一盘棋;优化完善尽职免责制度,营造良性的信贷文化氛围;提高不良容忍度,放下小微贷款包袱。

多措并举破解风控难题

精准风控是实现小微金融提质扩面的根本保障。怎样走好小微贷款增量扩面与信贷风险防控之间的“平衡木”,考验着每家银行的智慧。

“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并不意味着放松风险要求,银行业需要在贷款投放的区域、行业方面有效布局,同时重点支持发展前景看好、有合理融资需求的企业。在贷款发放时做好资金受托支付,有效管理贷款资金流向,并且加强贷后管理。”娄飞鹏认为。

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优化目标和方案,加强过程动态监控,多手段加快不良处置进度;优化全流程风控管理体系,强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风险识别、预警、处置能力。

围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特点,厦门国际银行基于税务、社保、出口、政府采购、发票、知识产权等多维度数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360度刻画客户风险,并打造抵押物线上自动化评估系统,以“基础决策模型+特色模型”的形式,形成定制化线上产品,实现快速发放贷款。同时,该行搭建统一风险决策引擎和风控模型监测系统,通过风控模型决策有效性的自动化监测,形成风险全闭环管理,保持对客户风险的精准把控。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科技有望在破解疫情之下企业融资难、提升金融机构精准风控能力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要持续强化数字技术运用,特别是要通过多维度数据、多场景生态、多元化渠道,打造适用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外贸型小微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知识产权融资、农户小额信贷等领域的细分线上产品,实现小微企业授信的批量获客、自动审批和全流程风控。”李佩珈认为。

“银行服务小微的破局之道在于科技支撑、精准风控、批量获客和敏捷组织。要秉持开放合作态度,联合外部开发系统,多家机构共同投入来做好科技支持;要完善大数据体系、数字供应链金融、广泛对接政府信息、引入外部增信方来做好精准风控;要网格化营销,场景/渠道、供应链获客,提高人均管客效能来批量获客;搭建小微专营中心、敏捷产品研究团队和优化决策流程来敏捷组织。”曾刚提出。

此外,专家建议,银行应加强与各类机构的合作,实现风险控制关口的前移、分担和缓释。

“银行传统风险控制过度依赖审批环节,对贷前和贷后的风险重视不够,进而造成难以前瞻性研判风险。为此,银行可加强与担保机构、保险公司、核心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业市场等各类机构的合作,实现批量获客、联合控制风险。与融资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等各类机构合作还有利于争取财政补贴、获得风险补偿,进而实现对风险的缓释。”李佩珈表示。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