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聚焦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日趋完善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0-20

【字号:

分享:

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脉,货币是金融的根基。肩负调节货币“总闸门”的责任和使命,中国人民银行在“十三五”时期,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大胆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科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结合中国国情率先开展宏观审慎政策实践,建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利率和汇率为核心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以改革方式提升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为币值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框架转型

利率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石,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2015年10月份,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然而,取消对利率浮动的行政限制并不意味着央行不再对利率进行管理。此后,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转变为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增强央行引导和调节市场利率的有效性。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也正由广义货币量为中介目标的数量型框架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价格型框架转变。

为了破解我国利率体系的“双轨制”问题,2019年8月,央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贷款定价锚由此前的贷款基准利率转变为LPR,而LPR直接挂钩央行政策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利率并轨”靴子落地。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改革后,一方面,人民银行通过定期开展MLF操作引导LPR运行,进而影响贷款利率,形成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和传导路径;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自主性提高,贷款市场竞争性增强,一些银行主动下沉客户群体,增加小微企业贷款。

LPR改革无疑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专家表示,LPR改革有助于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从而能更有效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从货币政策调控的角度来看,LPR改革的意义在于,将LPR挂钩MLF操作利率,增强了央行对于信贷市场利率的调控“抓手”,为未来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货币政策调控向价格型框架转型奠定基础。

从改革前后数据对比来看,利率传导机制得到了有效疏通。2018年初至改革前的2019年7月,货币市场利率DR007中枢下行约0.4个百分点,而同期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没有明显变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DR007中枢进一步下行约0.5个百分点,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中枢下降0.65个百分点,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明显提升。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

近年来,为了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民营小微企业,央行构建“三档两优”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新框架,2018年以来,先后多次全面降准或定向降准,要求金融机构将释放资金用于发放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贷款,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并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这些政策都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发挥了“精准滴灌”、定向调控的作用。以上政策也体现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通过政策设计和完善,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支持力度,从而加强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支持。

2020年在突发疫情的背景下,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发力。根据疫情防控进展,央行先后安排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共计1.8万亿元,支持抗疫保供、复工复产和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

2020年6月以来,央行组织实施支持企业延期还款和扩大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全力以赴保市场主体。数据显示,2020年6月至8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对72.9万户、6176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实施延期,其中,地方法人银行对46.4万户、3751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实施延期。2020年3月至8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8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发放6279亿元;其中,一至五级地方法人银行发放7753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发放2376亿元。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逐步建立健全 宏观审慎工具箱不断丰富完善

2016年,新一轮资产价格上涨让人们更加关注金融周期的变化和影响,在此期间,央行政策目标在兼顾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侧重于防风险、抑泡沫、去杠杆。这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人们带来的启示是一致的——物价稳定并不必然带来金融稳定。在这一背景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的总体思路都是逆周期调节。易纲表示,在经济过热或资产价格出现泡沫时,必须采用适当工具“慢撒气”“软着陆”,实现平稳调整;在经济衰退或遭遇外部冲击时,必须及时出手,稳定金融市场,增强公众信心。

不同于货币政策以CPI为锚,宏观审慎政策侧重于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顺周期波动和跨机构、跨部门、跨市场、跨境传染,这是金融系统风险的主要来源,宏观审慎政策就是对它们进行“对症下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建立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体系,既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应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国际社会完善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的共识。我国在宏观审慎政策方面的探索实践起步较早,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人民银行在全球率先启动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走在国际前列的宏观审慎政策实践路径。此外,我国在统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近期,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并根据当前经济金融和疫情防控形势,将初始缓冲比率设定为零,旨在缓解金融风险顺周期波动和突发性冲击导致的负面影响。目前,宏观审慎工具箱正在持续丰富完善。

为更好履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责,人民银行将持续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适时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不断推动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管理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做好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微观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随着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进一步健全以及宏观审慎工具箱的丰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逆周期调节能力不断提升,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运行。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